董事長羅時華先生接受媒體采訪
羅時華,男,197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高級工程師,正高級經濟師,中國《煤礦爆破》理事會常務理事,湖北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國家農業農村部生物有機肥創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九三學社湖北省委院士工作站院士專家,中國中微量肥創新聯盟常務副理事長。1993年中國地質大學畢業分配到湖北凱龍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歷任湖北凱龍化工集團公司特種化工廠生產科長、副廠長、廠長;納米事業部經理、工程師;湖北凱龍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子集團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正高級經濟師等職;現任湖北凱龍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兼湖北凱龍楚興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是荊門鐘祥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荊門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所獲榮譽
2020年被國務院授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2018年被荊門市人民政府評為:“荊門市高質量發展突出貢獻獎企業家”;
2018年被荊門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評為:“荊門市第三屆市級"把關人才”;
201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5年被湖北省委組織部批準為:“湖北省企業科技創新帶頭人省級人選”;
2014年被湖北省委組織部選拔為:“湖北省“123”企業家培育計劃培養人選”;
2013年被荊門市人民政府授予:“荊門市勞動模范”光榮稱號。
搏擊長空任鳥飛
他正直誠信,果敢穩健,頑強豁達,質樸無華;他懷揣著一顆振興化工產業的拳拳報國之心,堅持科技創新,將全部心智都貢獻給了自己鐘愛的事業。
長久以來,羅時華秉承要么別干,干就干個最好的理念,將企業的科技創新融入高質量發展之中。開辟了10個國家級重點新產品,主持承擔了6項重大技改項目、取得了16項國家專利。他所執掌的凱龍楚興化工子集團公司,先后成立了智慧農業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產品研發中心,研發的一系列產品形成了行業領先的格局,液態硝酸銨連續4年全國產銷量第一,硝基復合肥成為全國最大的產銷基地,該企業也因此獲得中國化肥制造業50強企業、中國硝酸銨前5強企業、湖北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湖北省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國用戶滿意產品企業。為企業跨越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4年羅時華作為項目負責人,投資近4000萬元,順利建設一條年產10000噸納米碳酸鈣生產線;建成后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了事業部ISO9001質量體系的建立與運行。2008年主持完成了年產12000噸環保型改性銨油炸藥生產線建設并順利投產,2009年產能全部釋放,完成國家生產許可核定的產能。同時延伸了產業鏈條,2013年組建了永佳爆破有限公司,實現了公司"一體化"經營發展戰略。2014年主持完成了生產區、庫區視頻監控系統和定員式門禁識別系統的設計與建設,有效提升了公司安全監管水平。2015年7月主持完成了改性銨油炸藥生產線懸掛輸送系統、全自動包裝系統和自動裝車系統的設計與建設,實現了改性銨油炸藥生產線由間斷式變為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單班減員13人,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些舉動為行業人士矚目。
至2015年羅時華任凱龍楚興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以來,他頂住諸多不利因素疊加的影響,大刀闊斧進行了創新改革,扼制住了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和下滑的趨勢,實現了扭虧為盈和恢復性增長。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8億元,利潤3457.5萬元,同比增長77.68%,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982.34萬元,逆勢增長,同比利潤增加524.84萬元。
董事長羅時華做客新華社(新華網)訪談直播間接受專訪
項目技改啟宏圖
為延伸產業鏈,加速轉型升級,實現集團裂變式發展,羅時華主導先后成立了國際貿易公司、6家產品銷售分公司,收購了湖北云逸化工有限公司、湖北晉煤金楚化肥有限責任公司(合成氨生產企業)和湖北云之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2019年公司總投資約15億元,主要項目為15萬噸合成氨節能環保技改項目、40萬噸年水溶性硝基肥和20萬噸年緩控釋復合肥生產線投建項目。目前,兩個項目已全面投產運行。企業硝酸銨年產銷量將達到40萬噸,這將使公司硝酸銨行業排名提至全國前五;硝基復合肥高塔產能達到40萬噸,有望成為細分市場三元硝基肥的領跑者。至此,公司產銷量將實現翻一番的目標,預計實現年營業收入12億元、年利稅2.3億元。
羅時華主持項目技改創新收獲了一具又一具令人鼓勵的成果:合成氨節能環保項目技改后,液氨的單位綜合能耗下降464千克標準煤(下降28.9%),每年可節約標煤約7萬噸,同時可利用余熱發電4700萬度/年,企業綜合單位成本可降低約400元以上。硝酸-硝酸銨-硝基復合肥產業的上游延展聯網后,產品液氨直接管道輸送供硝酸-硝銨裝置使用。擁有110KV電站和35KV電站各一座,形成雙電源雙回路,可使裝置長周期穩定安全運行;硝酸-硝銨裝置產生的廢水通過管道輸送到合成氨生產線作為原料參與氣化反應,實現工業污水的循環與高效處理;附產飽和蒸汽和過熱蒸汽,即可用于余熱發電,又可通過管道輸送到高塔生產硝基復合肥使用。產業鏈進一步補齊增強,優化整合效益明顯。
新建項目采用了先進膜技術對硝酸銨廢水進行處理,濃水返回裝置回收利用,淡水送入脫鹽水裝置作為原水,減少取水量和排放量。引進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先進的氨還原技術,處理的硝酸裝置氮氧化物尾氣遠低于行業標準。利用硝酸自產蒸汽供生產裝置使用,全廠無需燃煤鍋爐。系典型的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企業。
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靈魂。多年來,羅時華始終保持對國際先進技術和發展趨勢的緊密跟蹤,在先人一步創新戰略的指引下,研發出適銷對路的暢銷產品。目前,凱龍楚興化工子集團已進入硝酸銨和硝基復合肥兩個產業的中國第一梯隊。
董事長羅時華深入調研新產品開發(左一)
海納百川聚賢才
羅時華常說,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自主品牌,關鍵在人。所以,他特別珍惜、尊重和寬容人才,常以海納百川的心態吸引一批德才兼備的科技尖子和技術領軍人物加盟,并努力形成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和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激情和活力。走產、學、研聯合發展道路,構建完善的自主創新體系,一是以產品研發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平臺,二是以科技骨干人才為保障,三是以全員參與、普及與提高為基礎。
在人才隊伍建設上,羅時華始終將以人為本的經營哲學放在首位。企業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人力資源開發體系,每年都要特聘專家顧問咨詢,高薪引進高端人才,初步形成了一支視野廣大、業務能力強的創新團隊,并形成了競爭上崗、末位淘汰、公開績效考評、內部輪崗等動態治理機制。企業還在內部建立課題專項基金、核心技術人員特殊津貼、經過科技明星、技能比賽等方式發揮專業人才的創新智慧。目前,企業擁有專業技術人員近180人,其中獲得國務院津貼和省貼專家2人,科研人員100多人,具有高級職稱的20多人,中級職稱的100多人。
在羅時華的關懷和支持下,公司每年投入300多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優秀職工的培訓和再教育,投入500多萬元進行安全技改,投入500多萬元改造設施,投入500多萬元用于環保、節能減排。公司工會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員工權益得到保障,關愛員工、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在凱龍楚興蔚然成風。和諧友好的勞動關系和用工環境增強了企業的凝結力,塑造了出色的團隊精神。
服務“三農”譜華章
打造中國智慧農業增值賦能綜合服務商,是對產業報國的最大考驗。羅時華說到也做到了這一點。為美麗鄉村建設,他帶領技術團隊,深入田間地頭,針對土壤污染,開發出土壤調理劑;針對果樹缺鋅缺鎂開發出中微量元素專用肥;針對城郊蔬菜品質,開發出蔬菜專用肥等。與中國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中微肥聯盟深度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了省級新型肥料湖北省工程實驗室、產品研發中心、湖北省博士后凱龍產業基地和生態示范田種植基地。
羅時華常說,“什么是好產品,好肥料,讓農民增產,讓農民增收的產品就是好產品,好肥料!眲P龍硝基復合肥是高效、高質、生態環保的新型肥料,是中國復合肥行業細分領域的新型主流肥料。未來幾年,公司仍將通過加大科技來提升我們的產品質量,讓“凱龍硝基肥”實至名歸。從技術創新與提升品質入手,讓硝基肥從高端經作區走向大田。通過“銨”與“肥”產能高效銜接轉換,做好中國智慧農業增值賦能綜合服務商,讓優質硝基肥造福中國農民。
一寸赤心惟報國。羅時華具有極強的事業心和創新精神,他視做大做強化工為己任,帶領全體員工奮發拼搏,逆勢創新發展,努力把公司打造成知名的百年品牌!
羅時華與客戶在中國植保會上合影留戀(右二)
|